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与改革展望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庞松(1);韩钢(1)
署名单位: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809
发表日期:
1987
页码:
3-22
关键词:
领导体制改革
领导方式
历史考察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改造
一元化领导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
高度集权
领导制度
摘要: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领导体制的内在机制及其运行状况,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领导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准备情况。作者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必须弄清领导体制弊端之所在及其形成原因。因此,历史地考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对于正确地确定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内容与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作者认为,建国初期确立起来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对于完成那一时期的历史任务起过好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领导体制没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实行主要职能的转换,而是沿袭了大规模阶级斗争时期的领导原则和方法,形成为一种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领导体制。正是在这种体制之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十年动乱。作者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了领导职能转换的新的历史进程,而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讲话则成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先声。从那时以来,党在有关领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据此进行了改革的初步实践。文章的末尾,作者展望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前景,就改革的长远和近期目标、主要原则和基本内容表明了见解。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