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杜继文(1)
署名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6208
发表日期:
1990
页码:
109-124
关键词:
中国佛教 隋唐佛教 多民族性 少数民族 中国士大夫 僧侣 华严宗 三论宗 个性 武则天
摘要:
中国佛教是由汉族僧俗文人和侨民游僧,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自东汉末年安息人安世高,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始,来自希腊、波斯.中国古文化交汇地的中亚、西亚诸国和天竺、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古国的域外僧侣以及我国新疆于(?)、龟兹、疏勒的名僧纷纷到内地译经传教,中国佛教融进了多民族的思想文化,两晋与十六国以后,五胡进入中原,少数民族政治家把奉佛作为入主中原的南面之术,大力支持佛教,从而成为当时推动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力。隋唐佛教诸宗形成,多数宗派的创立者与非汉族僧侣有关。为陈叔宝、杨广等末代帝王欢迎的三论宗创始者是安息人吉藏.为唐太宗所选中的唯识法相学的创始者为玄奘,他的学说的最后形成则靠其弟子鲜卑人窥基、朝鲜族人圆测。为了经略西域,流行于于阗的华严宗为唐高宗、武则天所推重,其僧人在内地倍受尊崇。以上诸宗均有自己个性、密宗、禅宗个性更为突出:它们正是以自己鲜明的个性而适应了社会的特殊需要. 外来佛教在内地的发展还导致了中国僧侣阶层的形成,这是社会对抗中的一种缓冲力量。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