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王小盾(1)
署名单位:
(1)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7085
发表日期:
1996
页码:
141-160
关键词:
传播方式 《诗经》 中国韵文 相和歌 《汉书·艺文志》 文体 “兴” 楚辞 作家文学 少数民族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韵文文体的成因的研究,论证了文学传播方式对其体制变迁的直接影响。作者认为,韵文最基本的功能是记诵功能,其原始体制产生于仪式叙述的需要。《诗经》体是祝颂,比歌、兴歌的产物;楚辞体的结构特征和语助特征来自相和歌唱;赋原是周代乐教中的雅言诵,因“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而与音乐脱离,成为作家文学最早的文体。本文还讨论了铭刻、书写等传播方式对于文体发展的作用,五、七言诗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乐府的关系等问题。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