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刘永华(1)
署名单位:
(1)厦门大学历史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7750
发表日期:
2004
页码:
185-198
关键词:
明代
民国时期
墟市
宗族
地方政治
福建
闽西四保地区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摘要:
本文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地区墟市的发展为例 ,讨论了墟市发展、商业化和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在明中叶 ,四保共有 3个墟市。至民国时期 ,增为 9个。在大约 3 0华里的狭长地带 ,总共分布着 7个墟市。其中相邻的 3个墟市 ,墟期完全相同。这些事实单纯用乡村经济的商业化和施坚雅的标准市场共同体理论很难解释 ,必须将墟市发展置于当地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 ,将之与地方政治联系起来。在墟市的发展过程中 ,当地乡村经济的商业化固然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同时与地方势力集团进行权力较量和角逐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