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赵宪章(1)
署名单位:
(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南京210093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386
发表日期:
2011
页码:
170-184
关键词:
语言 图像 符号 模仿
摘要:
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在中外文艺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其互仿效果而言,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模仿语言是二者互仿的"顺势",语言模仿图像则表现为"逆势"。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将其纳入"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语境中重新探讨,就会有新的发现:二者互仿的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符号属性;语言是"实指"符号,图像是"虚指"符号;实指的所以是"强势"的,虚指的所以是"弱势"的。因此,当二者共享同一个文本,就有可能导致语言对图像的解构和驱逐,或者延宕和遗忘。由是观之,在所谓"文学图像化"的境况中,语言作为强势符号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会有损自身,图像仅仅充任了工具和载体,"图以载文",使文学藉此得以自我放逐。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