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耿传明(1)
署名单位:
(1)南开大学文学院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591
发表日期:
2013
页码:
140-159
关键词:
天人关系 文学转型 心理机制 唯情论 唯理论精神气质
摘要:
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天"不仅指自然之天,而且具有神灵之天和伦理之天的内涵,是价值和意义的来源,天高于人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以人从天、天人合德是中国古典文学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近代以来,天的主导地位开始为人所取代,在主客二元对立的视域中,神灵之天和伦理之天的意义均已消失,"天"成为单纯的自然之天、物质之天,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和张扬,人支配自然、主宰世界的观念催生了人本主义文化的兴起和繁荣,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的变化确立了人之于世界的主体性地位,给人性带来了极大的解放,但也使现代性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在改造人生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近代人通过对天人关系的翻转,促成了人的基本生存态度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文学以文学共识铸造社会共识,以其对"新人"、"新世界"的召唤和塑造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既有追求现代性的一面,也有对现代性造成的困境进行回应、反省的一面,是我们认识现代、把握现代人生存处境及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参照。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