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改革的分配效果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赵力涛(1);李玲(2);黄宸(3);宋乃庆(4);赵怡然(5)
署名单位:
(1)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重庆400715;(3)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重庆400715;(4)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重庆400715;(5)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政策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795
发表日期:
2015
页码:
111-127
关键词:
省级统筹 教育公平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摘要:
2006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新体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较大分歧。基于访谈和对西部某省所有小学2008—2013年校级数据分析,发现省级统筹改革是一个组合式改革,包括普惠性项目和特惠性项目,二者配置原则、受惠对象和分配效果均不同。利用普惠性投入保障基本的经常性开支需求,利用特惠性投入保障非经常性开支需求,尤其是薄弱学校的发展性需求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两类项目投入力度的相对变化,影响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校际差距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并有助于降低生均办学条件的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需考虑薄弱学校的补偿性需求,省级统筹应根据学生流动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区分普惠式和特惠式经费投入,以确保特惠式投入精准到位,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