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的认知机制:来自眼动的证据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陈庆荣(1);杨亦鸣(2,3)
署名单位: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南京210097;(2)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3)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徐州221009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990
发表日期:
2017
页码:
48-76
关键词:
诗歌
押韵
眼动
认知机制
摘要:
诗歌是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甚至形成了中国人在写作和阅读中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之文句的特殊偏好。采用眼球追踪技术考查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和诗意理解的认知机制,发现中国古代诗歌阅读具有全时程的押韵效应,即押韵预期在早期阶段对诗歌韵律生成的调控和在晚期阶段对诗歌语义理解的制约,使得中国人在阅读过程中期待声律和谐、形意相合的文句。据此展开的相关研究,可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语篇加工机制的探索提供初步的科学路径。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