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李河(1)
署名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9306
发表日期:
2020
页码:
116-140
关键词:
人的过时性 后人类/后人文 算法本体论 欲望生产
摘要:
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更多关注技术向何处去、人文科学向何处去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指向“身外自然”的技术无论怎样都只是“人体器官的延长”,只是人的“代理者”;但指向人的“身体自然”自身的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对自然人体的“替代”作用。当代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分别代表着两条对自然人体进行“替代”的技术路线。“替代”是人类技术向后人类技术、“人类中心论人文主义”向“后人文主义”转变的核心主题,也应当成为当代“第一哲学”的第一主题。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或对技术本质的再追问,离不开对“过时的人”、“普罗米修斯差异对比法则”、“后人类/后人文”(posthuman)、“算法本体论”、“数字人文的后人文含义”、“作者之死—经典之死—经典阅读之死”等系列概念的辨析和梳理。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