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北京市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下设多个研究所,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发布《社会蓝皮书》等权威报告。
研究动态
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中国制造2025》十年成果丰硕 江飞涛 张航燕(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制造2025》自实施以来,中国制造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并在全球制造业创新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经过十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持续增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从2015年的26%提升至2024年的30%以上;出口份额从“世界工厂”向“高端制造中心”转型,高铁、通信设备、船舶等领域全球市场份额超40%。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美国著名智库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2025年在其研究报告《“中国制造2025”成功了吗》中提出,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虽然早期的优势在于中低端技术产业,但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成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74篇。其中,《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篇都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标题关键词,充分体现这一内容在当前经济理论与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性。 学习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内容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
新质生产力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 张人中 杨耀武(经济研究所)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稿79篇,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其中收录的《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接近全国的50%。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开启了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新篇章。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进,“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生态画卷再次重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