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志国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和烟台市委宣传部共同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近一百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理论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特别是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探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新意、有创见的观点。
-
作者:林一民(1)
作者单位:(1)江西大学
摘要:本文从剖析"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个具体文学现象入手,进而探讨艺术形象的多义性与艺术接受心理。作者认为,艺术形象的多义性是作品本身的美学属性与读者某些特殊知觉和理解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作品本身来说,首先要有能够唤起多种不同意义的特定刺激物,然后才能谈得上在读者心中唤起各种意象。莎士比亚创造的哈姆莱特最富有暗示性和启发性(即多义性),所以读者才有可能借助于它,再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从艺术接受方面考察,它又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结果。艺术接受过程是个创造性的过程,包括:运用原有的道德观念和知识结构、生...
-
作者:施议对
摘要:这是一部诗词曲艺术鉴赏专著,作者万云骏先生,早年是近代词曲学大师吴梅的学生,现在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集几十年教学、治学的心得撰写的这本著作,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建立"鉴赏学"作出了可贵的努力。《论稿》包括三个部分:上编总论,探讨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及基本艺术规律,同时阐析诗、词、曲在形式上的继承、发展关系,并就悲剧性的美这一论题对诗、词、曲的特质进一步加以评述。下编分论,以具体作品为例,对于诗、词、曲的各种传统艺术技法,一一加以评赏。附录四篇,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并论元曲的本色。上编是全书的...
-
作者:马集
摘要:1987年11月4日上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在北京举行座谈会,就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所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进行了座谈讨论。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于光远同志主持。首都理论、新闻、出版界的8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
作者:李海涛;古月
摘要: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曾在欧洲哲学史的长河中掀起轩然巨澜,其余波一直振荡至今。这无疑是欧洲哲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但是我国出版的有关专著却付诸阙如。现在,由陈修斋教授主编的《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问世,填补了我国这一方面的一项空白。本书共五章,近32万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和论述了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两派哲学的主要代表及其发展概况。
-
作者:王之璋(1)
作者单位:(1)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结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范畴,它有自身的规定性,在唯物辩证法中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结构与质和量、结构变化与质变量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还侧重从进一步揭示质量互变规律的角度,论述结构范畴如何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并探讨了结构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作者:袁森坡
摘要:198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文良、李治亭、邱莲梅同志合著的《明清战争史略》(以下简称《史略》)。笔者以极大的兴趣浏览了全书,认为是一部有关明清史的佳作、军事史的宏篇。建国以来,在若干论文和专著中涉及了明清之际的军事问题,但是,以明清战史为主攻方向,系统地总结这一时期丰富的历史遗产的专著,《史略》还是第一部。作者独辟蹊径,填补了明清史和军事史的空白。
-
作者:边金魁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本身的专门化,科学哲学发展为一门公认的独立学科,在西方流行甚广,影响颇大。它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还有各持一说、争论不休的不同学派。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呢?江天骥所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一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全书围绕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
-
作者:罗名勋
摘要:七年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卜庆华同志撰写的《郭沫若评传》。1986年1月,湖南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作者所著《郭沫若研究札记》。《郭沫若评传》(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是作者在上述两书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它与原书相比,篇幅约增加了三分之一,在材料和观点上,都做了重大的增补与修订,可以说是集作者研究郭沫若之大成的一部力作。《修订本》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郭沫若"思想发展道路、革命实践活动和文学创作、史学研究综合起来进行评述》(本文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修订本》)的专著。它有如下鲜明特色和突...
-
作者:张锡勤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的范畴问题引起了中国哲学史界的普遍重视。如《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专门开辟了"中国哲学史范畴概念研究"专栏;在北京、西安先后几次召开了中国哲学史范畴概念问题学术讨论会;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范畴集》;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研究某个范畴的专著问世。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葛荣晋同志的《中国哲学范畴史》(下面简称《范畴史》)。这部专著共分二十二章,除引言与结论外,共论述了中国哲学史上的范畴二十个(对)。该书是这些年来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