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瑞平(1)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要: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导论》,刘永佶著。40万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任文京。一般认为,现代化研究始于60年代,源于西方,是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引进和介绍,现代化...
-
作者:王列生(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本文认为,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民族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既超越“自律”也超越“他律”,从而在“共律”状态中实现“内聚”和“外纳”的文化积淀,既着力于“外倾性整合”也着力于“内倾性新构”,从而在“竞争”格局中获得“言说优势”。“民族性”和“世界性”已跨越古典时代的意义,这一关系已转化为“分工”和“优势”,所以,民族文学的建设与繁荣,也就必须寻求新的理想形态。本文学理性设定的所谓“万向自转模式”
-
作者:何中华(1)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哲学系
摘要:阿拉伯哲学意蕴的再揭示《阿拉伯近现代哲学》,蔡德贵、仲跻昆主编。2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牛其贞。《阿拉伯近现代哲学》是继蔡德贵先生于1992年出版《阿拉伯哲学史》之后,我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是对阿拉伯哲...
-
作者:王士录(1)
作者单位:(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摘要:揭开泰族起源之谜《泰族起源问题研究》,陈吕范著。27.8万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责任编辑:侯瑞云、李惠铨、刘钦、李向阳。陈吕范教授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的出版是国际泰学界的一件大事,它起到了拨开历史迷雾改变泰国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作用,所以...
-
作者:李治亭(1)
作者单位:(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开拓《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周远廉主编。250余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欧薇薇。近20年来,我国史学界掀起了空前的研究热潮,诸如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断代史、各类专题史,包括名目繁多的典籍整理,林林总总,难以计...
-
作者:温纯如(1)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哲学系
摘要:完整阐明费希特思想的历史地位《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梁志学著。18.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责任编辑:冯春凤。怎样看待费希特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是研究西欧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
-
作者单位:(1)国家土地管理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课题组
摘要:本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初步汇总数据,以及对部分城市和地区的遥感资料所进行的研究分析,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我国耕地供求的中期发展趋势。文章揭示了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表明集约用地还有巨大的潜力。
-
作者:高尚全(1)
作者单位:(1)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摘要: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超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决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股份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劳动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国有经济应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
作者:韩庆祥;衣俊卿;欧阳康;王锐生;袁贵仁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现代化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在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看到: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作者:陈言(1);江守义(1)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
摘要:开辟象征研究的一方新土《文学象征论》,严云受、刘锋杰著。30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责任编辑:黄书权。象征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现象,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文学研究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大量译介与国内创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