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章清
摘要:所谓“传统”只是后人赋予的 ,并非对传统具象的了解。构成传统最重要的是它所拥有的一些经典 ,并具体反映在读书人的知识来源上。基于此 ,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2 0世纪中国传统的失落 ,以及失落的究竟是什么 ?透过《新青年》文本可知 ,五四一代关于传统的立场 ,主要体现在不把传统作为政治制度合法性的知识资源 ,传统也因此呈现由“知识资源”向“学术资源”的过渡。自五四迄于今 ,文化传统由各种“经典”向抽象化的象征符号过渡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受到知识分子文化养成以及历史境况的影响 ,从中可见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批判传统还...
-
作者:高翔
摘要:如何衡量清前期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是清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在对近代化理论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基础上 ,分析了清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特征 :政府对基层社会政治控制的松弛化 ,以及普通百姓人身自由的扩大 ;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的反传统观念的兴起与传播。作者认为 ,清前期的中国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态势。研究中国近代化史 ,不能置鸦片战争以前的发展成就于不顾 ,不能将 1 84 0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截然割裂。和西方社会比起来 ,清前期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缓慢的 ,但并未止步不前 ;...
-
作者:张建伟
摘要:本文试图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运动进行考察 ,尤其关注了该运动中较有影响的制度主义思潮 ,并对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各流派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着力刻画。在这种背景下 ,以现实主义理念为线索 ,以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为切入点 ,回顾中国经济学 2 0年发展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不足 ,并揭示中国经济学在探索和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两大现实问题方面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经济学本土化的努力 ,从而试图对中国经济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