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少平(1);杨继生(2)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摘要:本文以我国工业12个主要行业为横截单元、以各行业1985—2002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建立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通过综列单位根和综列协整检验以及完全修正的OLS估计,研究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的综列协整关系,并基于综列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调整效应。基于这一结论所揭示的各行业能源消费的长期和短期特征,本文讨论了我国工业能源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政策。
-
作者:曾湘泉(1);于泳(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可变参数的假设,构建包含自然失业率变动过程和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Kalman滤波方法,估算出了1992—2004年随时间变动的自然失业率曲线。实证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具有不断升高的自然失业率,并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其后,自然失业率一直在4.8%—5.6%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自然失业率的上升作出了解释,结构转变的加快和青年就业问题的突出为其主要原因。
-
作者:王祖祥(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的《统计年鉴》发布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估计基尼系数的方法,并对中国中部六省的基尼系数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村与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不大,但城乡加总的基尼系数都很大,这说明决定各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目前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但目前该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已经有了较高的起点,因此该问题的动向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