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沛(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摘要: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
-
作者:何干强(1)
作者单位:(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具有体现唯物史观特征的基本框架。作为自觉运用的科学分析方法,它是经济领域的客观辩证法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原理的分析功能和把握唯物史观分析路径的辩证法要素这两个方面;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比,唯物史观经济分析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特征和优势,其理论创新是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决定的。
-
作者:鲍宗豪(1)
作者单位:(1)上海高校E-都市文化研究院
-
作者:刘遵义(1);陈锡康(2);杨翠红(2);Leonard K.Cheng(3);K.C.Fung(4);Yun-Wing Sung(5);祝坤福(2);裴建锁(2);唐志鹏(2)
作者单位:(1)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2)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3)香港科技大学;(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5)香港中文大学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够反映中国加工贸易特点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了一个国家全部出口与分部门、分大类商品的单位出口对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应的计算方法,从数学上证明了出口总值等于出口商品所包含的完全国内增加值与完全进口额之和,并据此编制了2002年中美两国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表,测算和分析了中美两国出口对各自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
-
作者:荀丽丽(1);包智明(1)
作者单位:(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要: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实践的生态移民政策,延续了中国长期形成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危机应对"和"政府直控"的特点。通过对内蒙古S旗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精英、农牧民等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在复杂互动关系的背后是由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地方民众所形成的权力和利益网络。自上而下的生态治理脉络中,地方政府处于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其集"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与"谋利型政权经营者"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使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
作者:邹诗鹏(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状况,表现为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甘愿附生并同一于贫乏而低俗的物化方式;从形式上获得感性多样性的精神生活,受商品拜物教及其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强势主导,陷入了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主义困境,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由此呈现为种种病理状态。全球资本主义时代使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进一步加剧。物化的本质仍然是异化,反映了现时代在整个世界历史时代进程中的过渡性与不成熟性,表明现时代的个体化与社会化尚未生成适于现代文明的精神生活样式。物化处境更本质地表征着现时代虚无主义的信仰状况。虚无主义不仅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