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楚亮(1);李实(2);岳希明(3)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58;(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但学界对近10年的中国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存在不同看法。通过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2013年和2018年住户调查数据发现,这一时期导致收入差距缩小与扩大的因素相互抵消,收入差距总体呈高位徘徊的相对稳定状态。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及工资收入、养老金收入、自有住房估算租金和转移性收入的变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流动人口收入分布、非农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变化,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
作者:刘晓星(1);张旭(2);李守伟(1)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118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在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加剧和内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准确识别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利用117种金融指数测度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使用151种宏观经济指标估计时变脉冲响应,采用风险吸收强度和吸收持续期定量测度宏观经济韧性,通过区制转换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稳步提升,特别是进出口子系统的韧性提升更加明显;宏观经济韧性在产业、行业、地区、城—乡层面存在显著异质性;宏观经济韧性受到经济状况、货币周期、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呈现出区制转换特征。识别经济系统的风险吸收能...
-
作者:石静霞(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由于经济危机深层影响显现、贸易保护主义加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种力量和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社会面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负责任大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符合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国际法在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面临国际治理环境的急剧变迁,法治化是倡议长久和顺畅实施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障。"一带一路"法治化一方面应注意国际软法和硬法结合的多元化治理,妥善利用现有双边、区域和多边国际法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