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诗歌创作论——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美学标本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肖驰(1)
署名单位:
(1)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480
发表日期:
1984
页码:
143-168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审美感情 诗学 艺术传统 审美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 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 中国诗歌 民族诗歌
摘要: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解剖这位古代大思想家的艺术哲学。文章指出:王夫之诗学的中心是探讨艺术构思。他把"景"和"情"两个范畴提高和充实了,以此强调诗创作的知觉契机和审美直觉,规定了审美感情的必要伦理范畴度和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他力图刻画典范的中国抒情诗产生的心理历程。文中提出:"兴"是中国诗歌艺术在心理学上的标志,王夫之发挥了这个古老理论,将民族诗歌的规律概括为拟物主义的抒情方式。他以"势"作为意象整合的结构,实际是诗情涌动之际于意象间突然建立的有机逻辑,充满时空的空白而能趋于无限。他对身观限制的强调不免过激,却反映了中国诗歌即日入咏的创作特征。王夫之的诗学是儒道文艺思想的合题,相对近代文艺思潮的萌生而出现。他从个体情感和封建伦理、审美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中完成了古典美学的体系,成为我们研究民族诗歌艺术传统的理论标本。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