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几个问题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黄彦(1)
署名单位:
(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860
发表日期:
1987
页码:
101-121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三民主义 中国国民党 宣言草案 共产国际 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帝国主义 廖仲恺 共产党人
摘要:
本文具体考察了国民党"一大"宣言从起草到为大会所通过的整个复杂过程,指出:这个宣言是由参加国民革命的各个革命阶级的政治代表共同制订的,是一个反映与会者集体意志的会议文件,并不是哪一个人的私人著作成果。孙中山是宣言制订工作的组织者、思想指导者和第一位作者,但宣言并非百分之百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宣言对三民主义的解释,基本上体现了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发展水平,但在一些问题的解释上又并不完全代表他的观点。因而,作为一个联合阵线的纲领性文件,宣言对三民主义的解释具有权威性;但从了解和研究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角度来衡量,他本人解释三民主义的演讲、著作则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孙中山晚年的三民主义思想有了重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是在其过去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地由低向高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并没有使三民主义自身变成一门新的学说。本文还指出,"一大"宣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也未使用过"三大政策"的概念,但三大政策在事实上是通过"一大"正式确定下来的,后人根据这个事实加以概括是容许的。"容共"的提法固然可以反映出当时国共合作的具体形式,而"联共"一词同样能够反映出当时国共两党联盟的历史真相。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