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渔小说看中国古代小说的两种境界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崔子恩(1)
署名单位:
(1)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5992
发表日期:
1988
页码:
199-210
关键词:
李渔小说 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悲剧意味 小说家 中国小说 最高境界 作品 故事 西游记
摘要:
本文指出,李渔小说的境界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致力于人物的命运表象——即物质愿望、物质欲求的表现,没有对复杂人生、多采世界的概括性、哲学意味很强的人物或事件;人物不是个性化而是"怪廦化"。(二)以因果报应和"天理昭彰"来淡化悲剧意味,使作品成为纯粹的娱乐性、消遣性的轻松喜剧;只注重故事,人物的性格力量、情节的力量受到轻视和排挤。(三)"团圆廦"像小说的蒙汗药,麻醉小说的美学功能。李渔以劝惩和娱乐相结合创作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并非偶然现象,为数众多、影响甚大的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大多处于同一层次,它们构成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境界,并同以《红楼梦》、《西游记》等为代表的,闪耀着理想光辉,充满着悲剧意味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