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抒情结构及意象表现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潘啸龙(1)
署名单位:
(1)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6607
发表日期:
1993
页码:
181-192
关键词:
离骚
抒情结构
象征意象
自我
意象表现
幻境
屈原
抒情方式
表现情感
抒情诗
摘要:
本文从《离骚》作为抒情诗的角度出发,论述《离骚》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驭使意象的表现艺术。文章认为,《离骚》的情感世界是怨愤、绝望和自信的交织,《离骚》的抒情结构和主人公形貌是"自我"的幻化与回返,《离骚》的象征意象的特点是"寓情草木"和"托意男女"。文章强调了《离骚》作为抒情诗的"幻化"抒情方式,并结合当时类似的用法,说明"寓情草木"和"托意男女"是《离骚》的意象表现方法,并非一般的比喻。由于"幻化"手法的运用,《离骚》中主人公前半为女、后半为男不影响诗人情感的表现;因为《离骚》抒情主人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一个是幻化的自我。有时从现实的自我幻化出非现实的自我(如草木男女),有时又从幻化的自我回归到现实的自我,这幻化与回归完全是诗人根据情意表现的需要驱遣意象的结果。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