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张一兵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7530
发表日期:
2001
页码:
4-11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经济学 文本学 历史现象学 哲学话语
摘要:
马克思哲学堪称文明的活的灵魂 ,它的一个重要品格就是能自觉地把握时代的主题 ,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中国研究者 ,要实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一个重要途径 ,就是站在实践和时代的高度 ,从研究对象中概括出新的理论认识 ,发掘和展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为此 ,本刊特别约请三位在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 ,发表他们的见解。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一兵教授提出的“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命题 ,旨在消除传统解释框架对马克思文本的先在性强制 ,通过对第一手文献的真实解读 ,与马克思的历史语境相交融 ,从而为马克思哲学学术创新奠定全新的思考起点。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认为 ,马克思早期关于实践的哲学构想和关于异化的理论批判中所包含的人的存在的基本理解 ,逐渐积淀并形成其思想的深层结构和本质内涵 ,也成为他全部学说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和生命力在于 ,它作为一种关于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 ,已内化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中 ,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认为 ,长期以来 ,马克思哲学研究和西方哲学研究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中。西方哲学传统这一总体背景的缺乏 ,使得人们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自由?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