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董之林(1)
署名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001
发表日期:
2006
页码:
153-166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赵树理
边缘性体验
反思
历史相关性
摘要:
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与社会的总体结构中被结构化地建立起来,由此突显出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性体验及其特点。重新阐释大众化时代所产生的这种文学形态,解释它对接受的传统定位,以及在尊重本土接受基础上多元的艺术取向,对认识当今大众文化市场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