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称探源——语言、文学、文化的多重考察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张珊(1)
署名单位:
(1)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8216
发表日期:
2009
页码:
154-167
关键词:
并称
语言
文学
文化
摘要:
并称是古代文学中的常见现象,是作家的一种称谓方法。这种称谓法则在语言、文学、文化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确立、发展。从语言角度看,并称大致可分为姓氏相连、数目词与端语相连两种,其起源关系到语言的缩略与简省、二名只用一字、姓氏确立、以数为纪的表达法等诸多方面。从文化风俗角度看,并称的形成与两汉社会中称号的传统、谚语的流行、评议的风气、比伦的思想、求名的愿望等关联甚密。从文学角度看,并称经历了由群辅到俊彦再到文人的扩展,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确立,是使用范围不断改变与扩大的结果,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繁荣的体现。并称进入文学领域之后,在作家文学地位确立、成就衡量、时代文风评价、文学流派形成、批评方法借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化心理角度看,类比思维,对称、骈偶及数字因缘,慕古意识等使并称在历代生生不息。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