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学论述中的口传性与书写性问题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陆胤(1)
署名单位:
(1)北京大学中文系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9169
发表日期:
2019
页码:
161-185
关键词:
口传性
书写性
文学缘起论
今古文之争
摘要:
古代文明流播过程中“口传性”与“书写性”的升降,是西方古典研究界持久争议的问题。其实早在晚清时期,章太炎、刘师培等在论争上古文学缘起时,对此已多有涉及。有必要在中学传统与外来新知交互的网络中,追索这一议题形成的脉络。乾嘉之际,章学诚和阮元先后注意到“声音”在上古知识传承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关注传播媒介从“口耳”向“竹帛”的迁变。晚清今文经学大兴,公羊家主张传经“口说”胜于“明文”。而受西方社会学说濡染,章太炎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书写性为中心的文学缘起论和古文经说。在“口耳”与“竹帛”两极之间,这些论述虽出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发言动机,却有共通的思维结构,折射出近代学人关于文化模式转型的各种期许或想象。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