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体—虚拟”关系——基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拓展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李帮喜(1);刘充(2);陈亮(3)
署名单位:
(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北京100084;(2)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9705
发表日期:
2024
页码:
23-43
关键词: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资本循环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数字技术驱动下,经济发展中实体与虚拟的边界日趋模糊。虽然部门划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但是部类划分相对稳定,可以更好揭示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律。为了理解虚拟经济相较于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拓展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把虚拟资本作为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并列的部类,用流量层面的资本运动规律解析其存量变化,进而构建“实体—虚拟”三大部类资本循环的流量分析框架;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三大部类表以及反映结构信息和关联信息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体—虚拟”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实体—虚拟”紧密交织,共同形塑着当前的经济结构,但虚拟经济尚处在“扩而未深”的阶段,总体来讲,实体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脱实”并不等于“向虚”,当前我国虚拟资本回流实体经济的规模较好但结构不协调风险较大。未来,优化虚拟资本回流实体经济两大部类的结构、“以虚促实”的系统性治理方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