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张旭(1)
署名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2488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9796
发表日期:
2025
页码:
4-21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
东周时期
人骨考古学
人群融合
摘要:
考古学有助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原住民的颅面形态主要为“古华北类型”。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中原类型”颅面形态的居民陆续从中原地区迁徙至此。春秋晚期,随着中原政权的衰微,以“古蒙古高原类型”颅面形态为主的北方部族从该地区以北的草原地带不断南下,带来畜牧业经济,并促进了该地区人群构成的多元化。为抵御北方部族的侵扰,中原政权开始大规模迁民戍边,“古华北类型”“古中原类型”和“古蒙古高原类型”三类人群短暂共存。战国中晚期,北方部族势力逐渐弱化,中原政权通过政治手段和通婚等方式,推动不同人群间的融合,加速了农牧经济一体化,保障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考古学发现的研究,为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支撑。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