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全球经管学术 > 杰出学者 > 国内奖项 >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黄达

1984年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

简介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金融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1925年出生于天津,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华北联合大学财经系学习,后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金融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黄达被誉为“中国金融学泰斗”,其学术生涯贯穿新中国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尤其在货币银行学、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等领域贡献卓著。  

 

黄达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与理论创新上。他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1957年),并在此后数十年间陆续推出《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1981年)、《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1984年)、《货币银行学》(1992年)和《金融学》(2004年)等经典著作,构建了中国金融学教育体系。其中,《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系统分析了货币流通、财政收支与信贷平衡的关系,奠定了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基础,并获198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在行政与教育领域,黄达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83—1991)、校长(1991—1994),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他还曾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参与国家经济政策制定。2011年,他获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其学术思想至今深刻影响着中国金融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