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博尔丁
简介
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1910年1月18日—1993年3月18日)是英裔美国经济学家,以其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对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理论的贡献而闻名。他出生于英国利物浦的一个虔诚的卫理公会教徒家庭,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1937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高校任教。
博尔丁的学术贡献广泛,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强调经济学应关注人的行为而非纯粹的商品交换。他提出“赠与经济学”概念,认为经济行为不仅受市场交换驱动,还受爱、恐惧等非市场因素影响。此外,他与加尔布雷斯等学者共同推动了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并批判传统厂商理论,认为企业决策并非仅基于利润最大化,而是受社会价值观和组织环境影响。
博尔丁于1949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1962年被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评为“美国十大教授”之一,1968年当选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9年出任美国文理研究院院长,并获得了13个大学的名誉学位。他的代表作包括《经济分析》《和平经济学》《经济学的重建》等,其中《经济分析》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出版前是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博尔丁的宗教信仰(卫理公会和贵格会)深刻影响了他的学术思想,使他成为经济学界少有的将伦理、宗教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