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全球经管学术 > 杰出学者 > 国际奖项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莫里斯·菲力·夏尔·阿莱

1988
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莱悖论 市场理论 资源最优配置 多市场经济模型 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

简介

莫里斯·菲力·夏尔·阿莱(Maurice Félix Charles Allais,1911年5月31日—2010年10月9日)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法国经济学家。他因在市场理论和资源最优配置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闻名,尤其以提出“阿莱悖论”著称,该理论挑战了传统期望效用理论,对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阿莱出生于巴黎,1933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后转向经济学研究。他结合工程学背景,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分析,推动了法国经济学的定量化发展。1943年,他出版《微观经济学研究》,奠定学术地位,并于1944年成为巴黎国家高级矿业学院教授。他的核心贡献包括: 

- 多市场经济模型:修正传统一般均衡理论,提出更接近现实的动态市场模型,强调分散交易和价格差异对均衡的影响。 

- 阿莱悖论(1953年):通过实验揭示人类决策行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矛盾,成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基石。 

- 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提出心理时间调整模型,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阿莱长期批评国际金融体系的投机性,主张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并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干预政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经济与利息》(1947)、《资本税与货币改革》(1977)等。2010年逝世,享年99岁,其理论至今影响经济学与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