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全球经管学术 > 杰出学者 > 国际奖项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

1975
诺贝尔经济学奖
线性规划理论 客观制约估价 资源最优配置

简介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 Kantorovich,1912年1月19日—1986年4月7日)是苏联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线性规划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康托罗维奇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1926年进入列宁格勒大学数学系学习,193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4年成为教授,1935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他在研究企业生产优化问题时首次提出**解乘数法,1939年正式创立线性规划理论,比美国数学家乔治·丹齐格的单纯形法早近10年。他的理论为资源最优分配提供了数学工具,并提出了“客观制约估价”(即影子价格)概念,对经济学和运筹学影响深远。 

1949年,他因数学研究获斯大林奖,1965年因经济分析应用获列宁奖。1975年,他与美国经济学家特亚林·科普曼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苏联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数学方法》(1939)和《经济资源的最佳利用》(1959)。 

康托罗维奇还参与了苏联国民经济计划优化工作,并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创立计算数学系。他的理论不仅在计划经济中应用,也对现代市场经济分析产生深远影响。1986年,他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