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里·列昂惕夫
哈佛大学
简介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06年8月5日—1999年2月5日)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以创立“投入产出分析法”而闻名,并因此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列昂惕夫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随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192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3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
他的主要贡献是”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预测、政策制定和国际贸易研究。1953年,他提出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型产品,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引发经济学界广泛讨论。
列昂惕夫的研究影响深远,联合国将其方法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球超80个国家采用投入产出表。1987年,他随尼克松访华,肯定中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模式,并发表《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一文,引起西方关注。
他的代表作包括《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和《世界经济的未来》(1977)等。